发布日期:2024-01-19 03:06:53

关于教师的诗句十篇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教师的诗句十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对画面的构图、意境的表达、技法的运用、墨色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关于教师的诗句十篇

2、老师的诗句

3、关于教师的诗句精选163句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1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6)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尔任斯基

(7)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9)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2

一、复习内容

四上小语教材中有诗歌七首,分别是:《望洞庭》《峨眉山月歌》《元日》《江雪》《风》《老师,您好!》和《秋天》。其中现代诗两首,古诗五首;七首诗中有三首是描写秋天景象,有两首诗描写了月亮。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复习本学期学过的诗歌。回忆一下,这学期学过哪些诗歌呢?

2.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就用闯关游戏的方式来复习。那就让我们进入第一关!

(二)闯关游戏复习诗歌(答对为小组加星)

第一关:知诗人。(出示诗题)这么多诗歌,都是谁的作品呢?猜诗人,说出处,看谁最厉害!

第二关:看图背诗。(1)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来诗画是一家。看图背诗,请看图!(出示《江雪》插图)(2)“三分诗,七分读”,诵读《江雪》的时候,还要注意抑扬顿挫,诵出节奏和韵律来,谁来挑战?

第三关:吟诗作对。(1)古人常说,吟诗作对,给你上句,你能对出下一句吗?(2)吟诗吟得好,对也对得妙!光背诗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动动手,写下来。每组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写,其他同学拿出复习纸写,必答题两句。

第四关:解词句。(1)这些词语的含义你都了解吗?(婵娟、屠苏、桃符、瞳瞳日)(2)还有一些带点字词,对我们理解古诗有着重要的意义,说说带点字词意思,诗句又是什么意思?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③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五关:用诗句。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这些古诗,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老师也希望你能把所知道的诗句巧妙地引用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诗句?①这场大雪过后,一片银松雪柳,真是____。②秋天的夜晚,明月东升,我和爸爸到湖边散步,湖面风平浪静,这美景让人想起:_______。③中秋佳节,我望着明月,思念着远在北京的表弟,心想:______。④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张贴春联,真是:________。

第六关:悟诗情。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每首诗都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你还记得这些诗歌表达的感情吗?请你读一读,连一连。(出示诗题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内容,让学生连线)

第七关:秀积累。(1)今天,我们复习了7首诗歌。在这7首诗中,有3首诗描写了秋天,它们是哪几首呢?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小组可以讨论)(2)还有两首诗描写了月亮,你知道哪些写月亮的诗?

第八关:秀表达。(1)同学们,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我们想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也可以写诗,你们也可以做小诗人。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请拿起笔,模仿《秋天》的片段,任意选一个季节,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2)生自由作诗,师巡视。(3)学生读诗,展示。没写完的可口头说出来。

(三)总结

看看争星榜,4个小组都有精彩的表现!给自己鼓鼓掌!我们再用掌声恭喜优胜小组!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7首诗歌,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

三、案例评析

1.有意思。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维持,已得到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运用游戏寓教于乐、辅助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常用的手段。可这样的手段在复习课中却很少出现。现今的复习课大多成为枯燥、无趣的代名词,老师在教学中常以大量的机械重复训练来代替系统的复习和整理,虽然在知识技能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思维上的僵化和情感态度上的“熟能生厌”的负效应,因此,复习课中关注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诗歌复习”一课,教者从儿童的视角设计“闯七关”游戏式的复习课,从复习内容的引入到复习内容的展开和拓展运用,既有刺激又有挑战,每个环节都充满着“趣、活、效”,从而达到诗歌复习课的基本目标,即本学期诗歌知识、积累上量的增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还有学习诗歌方法技能上的“熟能生巧”;达到诗歌复习课的发展目标,即情感态度上的“熟能生爱”。

2.有意义。

(1)明确复习目标。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应当“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质量标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要依据教材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来确定。从上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上看,教者设计时从看“课”到看“本”,注意全面把握;从看“点”到看“线”,注重内在联系;从看“知”到看“能”,注重能力提高,教学目标非常明确:①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诗歌复习的兴趣。②通过“看图背诗”“吟诗作对”等环节的设计,复习、巩固本学期七首诗歌,诵读、积累诗歌。③通过“知诗人、解词句、悟诗情”等环节设计,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诗歌写作背景及表达的情感,增进对诗歌的理解,巩固理解古诗的方法。④内外链接,丰富积累;学用结合,读写实践。

(2)掌握学习有法。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上的提升,除了要根据智力价值选择知识外,另一个关键是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①教师教有法。如教学设计的第二关:看图背诗,教者选择了闯关游戏的方法引导学生复习、背诵学过的诗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激情;在引导学生背诵时,选择了图文结合,看图背诗,既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也与诗歌“诗画不分家”对应;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诗句,是为了让学生能抑扬顿挫背出诗句,诵出节奏和韵律来。在整个“诗歌复习”教学设计中,教者始终注意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枯燥地方有游戏,难点地方有引导,空白地方有拓展,延伸地方有运用,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学习方法,积累知识,运用实践。②学生学有法。诗歌的复习,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读读背背,而是要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古诗、理解古诗的方法。如“解词句”部分,教者复习的不仅是对诗句、词语含义的理解记忆,更是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图、抓住一些有特殊含义的词来理解诗句情感的方法。类似于这样设计的,在“诗歌复习”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程度体现。如看图背诗,意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学古诗的方法: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再如用诗句,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的方法,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诗句,增进对诗句的理解。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3

一、获取意象方法

1.媒体再现。

诗中有画,意象就是诗中的画。通过媒体可以将古诗词的意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不必让学生再去猜测想象,特别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难以企及的时候,这样做,能省时高效地让学生在目视画面或听赏音乐中加深对诗境的理解与体悟。媒体再现意象的主要手段有板画、表演、课件、录音录像、影视作品、实物呈现等,通过这些直观手段,可以将语言文字转化还原为画面或场景,若能配合以适切的音乐,往往会生成更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下学期古诗《草》的教学片段:

出示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野火烧不尽,“烧不尽”就是烧不――

生:完!

师:“尽”就是完的意思。奇怪了!到了冬天,草的叶子都枯黄了(边说边将已画好的“草原上的绿草”涂成黄色),大火一烧(说着又用红笔在草上画上火苗),就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

生: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

师:对呀,草根没烧着!(接着板画出草根)

师:哪位小朋友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生纷纷举手)

师:谁愿意到黑板前边来,把第四句的意思画出来?(生上前添画出了草芽)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吗?

生:因为到了第二年春风吹来时,地面上又长出草芽来了,草芽继续长,就长出嫩叶了,所以,我这样画。

师:对,你真聪明,画得好,说得也好!小朋友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师:对!是顽强!(顺手将“顽”写在“强”前边,并在“顽”上加上拼音“wan”)。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正因为这样,白居易才写诗赞美它。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诗。

教学中,通过教师板画、与学生合作板画的方式,获取了“草根”“草芽”两个意象,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诗的意思,将诗化成了画同时,引导学生知诗意、悟情意,可谓一箭双雕。当然,运用直观的手段呈现画面,获取意象,要注意处理好它与学生年龄、语言文字的关系。在中低年级,因学生想象力还不够丰富,运用媒体再现,能化解学生与诗文、意象间的矛盾,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领悟想象力的提高,当学生有能力将语言文字通过想象转化为画面而获取意象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取意象。

2.激活表象。

意象有显性与隐性之分,隐性意象较显性意象具有难以瞬间唤醒、及时呈现的特点,这与意象自身的深沉性有关,也与学生直觉发现意象的能力局限性有关,实际上,不同学生之间直觉意象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意象是诗人对人生世相的返照,在生活中总能找到与之相近或相同的物象,对学生而言,只是因受其生活阅历、当时当境的联想力的局囿,未能及时调动内在的视象,让内在视象照见诗词中的意象并融合而成为学生主体心中的意象罢了。教师应以熟悉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前提,凭借语言媒介,激活学生的内在表象,伴以激情披文人诗,与诗中的意象对接、晤面。

如,一位四年级教师教学《独坐敬亭山》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去赏天上的闲云、看山中的绿树、听潺潺的流水,而只看敬亭山呢?于是,教师这样设境导想:同学们,小时候,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你的心情如何?到了夜里,他们还没有回来,为什么这时你会守望着家门,不去看电视、看书呢?讨论交流,学生体会:那是因为心里很孤独,没有人做伴,心里盼着父母能早点回来,于是再没有心思做别的事了。这时,教师继续设问:读了后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什么?学生想象到的场景:诗人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一角,孤零零望着对面的山上,呆呆望着,望着……此时,出示资料――介绍李白作此诗时个人的遭际――离开长安整十年,四方流落已十载,饱受人间的悲苦。尝尽流浪的辛酸,此时。学生心中的困惑――诗人为什么不去赏云、观树、听泉的困惑,豁然明晰了――因为诗人心中有苦,心中有痛,有无尽的孤独与凄凉。诗的意象与诗境已昭然若揭于学生的眼前与心中,原因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曾有过的经历,激活了学生心中的表象,复活起来的表象与诗中的意象因相互适切而迅速链接融合。诗中情景复现于学生眼前,诗人心中的情意便开始冲撞学生的心扉。敬亭山成了诗人的知音,诗人成了敬亭山的朋友,在“相看两不厌”的诗境中,学生也成了诗人知心朋友。

3.再造想象。

语言文字只能部分地表达诗情诗意,诗的特殊功能在于以部分暗示全体,以片段情景唤起整个情境的意象与情趣,简约的古诗词语言却能唤起丰富的意象与情趣。教学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多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通过思考、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个性化的具体场景和画面,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样的转化还原将再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具象。

一位教师教学《江南春》,先出示前两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接着教师设问:读了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千里江南的哪些美景?学生想象出了:细柳如烟,绿荫笼罩;草长莺飞,花红树绿;小河绕村回,春水满盈盈……教师再设问:读着这两句诗句,你仿佛听到江南春天哪些美妙的天籁之音?学生想象到――虫鸣鸟叫、渔歌号子、晨钟暮鼓……接着。教师继续设问引导联想:读着这两句诗句,你还想到了哪些与春天有关的词句联句?学生回答道――“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日出江花红胜花,春来江水绿如蓝”,“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等,最后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景象、声音、色彩及诗句等方面展开联想、想象,通过调动学生的已有表象、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再创造,在联想与想象中将诗歌的语言文字具象化、情境化,创生出的新具象远远超出诗句的几个词语相对应的简单景象,让意象与情趣更为丰满动人。

4.组合取象。

整体取象的效果大于部分手段所取得的效果,在单兵作战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宜采用联合式作战,目标指向引导学生获取饱满的意象,从而获得丰富的情趣与意蕴。组合取象,就是将多种取象的手段,如媒体呈现、语言设境、角色体验、再造想象、表演再现等组合起来灵活使用,增强取象的实效性。

如,一位教师教学《送元二使安谣》,学习后两句诗句时,教师先播放课件:阳关外,苍凉的天空,漫漫的黄沙,孤寂的古道,与渭城清新柔美形成强烈的反差,并同时播

放古筝曲《阳关三叠》;再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诗人,你觉得元二在长途跋涉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会为他担心些什么?此时,你为他送别,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接着,现场表演――引导学生抓住“劝”“更进”“无故人”等词语以表演的形式再现王维与好友元二把酒话别的情景。最后,和着古筝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组合取象,可以将静态的语言文字化作动态的画面,化简约为具象,转化意象,物化诗境,还原情感,增进体验,深化感悟。同时,上述的组合取象,也加强了现场感,缩短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恍如穿越时空隧道,见证了诗人与元二在早春细雨后的渭城依依惜别的情景。

二、处理好取象过程中的两对关系

1.取象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意象沉潜于语言文字背后,语言文字承载着意象,从创作的角度看,语言与意象同时生展,文字是记录诗人创作结果的符号。古诗词教学,首先要透过文字符号,体悟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语言,这种语言与意象是同时存在的,但语言只能部分地表达意象,丰富而无限的意象寓于有限简练的语言中,所以,通过语言文字获取意象,而意象却是超乎寻常之多,是学生想象丰富的表现:无论是并行的意象,还是叠加的意象,其中主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意绪贴得最为紧密,而这一主意象往往又与诗中的关键词语及诗眼结合在一起,因此,披文得象,还要善于抓住诗眼来推敲生发联想,创生主意象。另外,披文所得的意象又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才能判断出你是否真切地见到意象。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4

【关键词】诗词名句 地理 优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071-01

地理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那么,教师如何有特色地组织地理学科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可巧借诗词名句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诗词源于生活,许多诗词名句包含着丰富的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将这些诗词名句有选择地运用到课堂上,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又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诗词名句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方式

(一)以诗词名句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用诗词名句作导语可以给学生创造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的著名诗句,在讲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时,可以以此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一天真的能行八万里吗?如果行,在哪儿呢?”老师讲解自转线速度的内容后,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在赤道地区可以满足诗句中所提到的“日行八万里”。再如,讲水循环的时候,可用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导入,借助这两句诗句请学生思考:我国的河川径流“东到海”后,到底是“不复回”还是“复西归”?最后的结论是:可通过海陆间大循环让水流“复西归”。

(二)以诗词名句阐述地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自然地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浓。及时、恰当地引入诗词名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接受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对他们去理解这些内容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为何多夜雨?教师可提示学生用所学过的山谷风的知识去解释: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的北部,四川盆地属于大巴山的谷地地区,晚上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易于成云致雨。又如,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所带来的降雪,树枝上的雪就像盛开的梨花一样。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和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洼”描述了我国华南、江淮地区在准静止锋的控制下阴雨绵绵的天气。

(三)以诗词名句体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教师可利用诗词名句所描述的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学习有用的地理”。例如,“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陆游的这句诗说明郊区的气温比城市低,这是城市“热岛效应”的体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的这句诗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表明了平原与山地的气候差异,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从而使山地的“春”比平原来得晚。

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诗词名句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诗词名句用得越多越好,毕竟地理课重在讲解地理知识,而不是鉴赏诗词,因此地理课堂上对诗词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地理教学中所选的诗词名句应是脍炙人口的,为学生所熟悉。教师信手拈来,可引起学生的共鸣。地理教师不能为了运用专门去找一些生僻的诗词,学生本身就对这些诗词毫无印象或者印象不深刻,即使在课堂上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过后也会很快忘记,从而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平时备课时应多留意一些诗词名句,并深刻地去理解这些诗词的意思,探究其中的地理寓意,因为不是所有的诗词都有地理知识的体现,也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寓意在诗词中。把这些诗词名句作为地理课堂教学资料储备起来,为课堂上的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地理课堂上对诗词名句的运用可以活跃课堂,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但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应是能用就用,不能用的不要强求,并且课堂上对诗词的分析不宜太多,讲明其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寓意就可以了,对诗词过多地分析将会本末倒置,使地理课堂变成诗词鉴赏课。如果是广大学生所熟悉的诗词,甚至可以一带而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5

近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乐在其中,受益匪浅。我认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创设诗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

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用凝炼而有诗意的导语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诗的情境,借助书上的插图和布景,让学生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诗人的生活情景。指导学生将《长相思》这首词读得有板有眼后,先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纳兰性德的身在何方?学生相继站起来回答:身在崇山峻岭、小河大川、山海关外、军营帐篷……教师巧妙地将站着的学生连成作者的身经过的点,从而自然地概括出:身在征途。然后,再次对话:纳兰性德的心在哪里?学生交流得出:心系故园。接着,教师在这两句上画了一个圆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身”“心”分离的痛苦,带着这样的感受、心情朗读《长相思》。最后,教师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范读诗句,将静止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体现出精神的力量,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探究的欲望。

二、整合资源,在对比欣赏中品味。

古诗词这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相关的诗词组合在一起探讨,可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如孙双金老师在执教杜甫的《春望》一诗时,组合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学生首先通过想象、品读、交流,感悟到《春望》中诗人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惊心,忧愁到了极点。接着,教师通过深情描述过渡到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教学此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眼“喜”,通过自学、讨论、交流,体会诗人当时“喜欲狂”的情感来源:“一喜叛军得平复”,“二喜国家得安宁”,“三喜亲人能团聚”,“四喜回乡得偿愿”。以“喜”为探究主线,引导学生感悟那一刻诗人是欢喜到泪满衣裳,放歌纵酒,喜悦到了极点。两首诗的组合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爱国爱家的心声。

三、咬文嚼字,在研词磨句中升华。

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故而,学习古诗也切忌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须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和含蓄。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游园不值》时,就非常注重咬文嚼字、研词磨句。从“怜”和“嫌”两字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品味出诗人的惜苔之意,爱园之心,探春之情。从“敲”字的千古佳话,引入“扣”字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扣出了小心翼翼,扣出了无限爱怜,扣出了诗意等待。在对“关”字的推敲中,先品味“关”与“出”的相映成趣,动感跃然纸上。再琢磨“关”与“遮”的气势差别,体会“关”的掷地有声。在对“一”的点化中,教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把“一枝”改成“三枝”、“十枝”,体会“一枝”与“满园”的映照成趣,精当绝妙。在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敲打研磨中,窦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了别有洞天的诗意画境,感受古诗词教学的巨大魅力。

四、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

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我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是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2、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3、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4、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6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表层知识;情感层面;文化意蕴

古典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可谓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仍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古典诗词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词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教学。

一、对诗词表层知识的理解

中国古代诗词语言优美精炼,每字每句都是作者反复推敲的成果。教学古诗词首先要在学生能够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进行解词串句。古诗词的语言不同于白话文,是用文言写的,学生对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不懂,就无法理解全诗的意思。如果学生对字句尚且不通,对诗词的情感体验,乃至于对古典文化的传承都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对诗歌表层知识的讲授便成了关键,必须搞得扎扎实实。

(1)知人论诗。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需要收集作品有关材料,为古诗词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收集时注意筛选跟课文有关的,有助于理解诗意的材料。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之前,学生如果了解到诗人自幼就怀着强烈的政治抱负,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那在学习诗歌时就很容易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强烈的建功报国之情了。需要说明的是,知人论诗这种观念并不是说要求对每位诗人的方方面面都做详细的介绍,对有些诗人则没有必要,即便需要介绍的诗人介绍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比如对王维侧重于诗歌风格的介绍,对陆游侧重于其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的强调,而对李煜则侧重于认识经历的介绍。

(2)由题悟旨。初步了解了诗人后,我们要解释诗题。切勿轻视诗题,其中往往包含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比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诗题目尤长,教师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当然也要根据每首诗的特点各自做详略介绍。总之,释诗题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一步。

(3)推敲词句。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精练,优美,且重点字词起点睛之用。如果教学时能认真揣摩、品味,并引导学生加以赏析,就能使学生体味语言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当今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古代语言接触得不多,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词语觉得难以理解,对全诗内涵的把握不够。教师要善于捕捉关键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能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表现全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对诗词情感层面的挖掘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在充分理解诗歌表层意思的基础上,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

三、对诗词文化意蕴的传承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文学样式,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情感抒发的重要方式。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随作者的心境变化而有所不同。纵观中国古代诗词,其情感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注:下表中每个类型的代表作均选取小学阶段大纲篇目。)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7

关键词 技校诗歌教学 行动导向 项目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in

Technical School Language Poetry Teaching

XU Shan

(Guangzhou Light Industrial Technician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Poetry is a literary genre to elaborate mind, it can agitate the human mind, ignite people's passion, but in craft institutions, it's in the status of "living in other plac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his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in the language poetry teaching.

Key words technical school poetry teaching; action-oriented; project teaching; application

1 技校诗歌教学的现状和意义

《毛诗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代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作为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它能够深入到人性的本质,照耀人的灵魂,涤荡人的思想,点燃人的激情。在技工院校,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一般一个学期仅有4个课时的教学。技工院校的主体学生——90后,他们学习诗歌的现状又是怎样呢?笔者对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11级机电一体化1班、11级机电一体化2班、11级酒店管理专业1班、11级酒店管理专业2班,共15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读不懂诗歌,70%的学生几乎不读诗歌,其中,52%的学生从来不阅读诗歌,特别是现代诗歌,诗歌越来越“生活在别处”。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

(1)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倡导“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在诗歌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和自主性,让学生乐于去操作、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一种喜悦感,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2)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能力。行动导向型教学强调能力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培养具有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的关键能力的人才。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都会得到提高,他们学习诗歌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3)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法。正确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要当好助手,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从来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

3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

3.1 课前准备

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制作好张贴板、计分表、任务评价表和试题等准备工作。

根据学生平时成绩,依照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课前将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负责本组的任务的准备、实施、完成等统筹协调工作;通过学生投票的形式,选出两名语文基础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较好的同学作为主持人,分别为主持人甲、主持人乙;各组推选出一名记分员,记分员需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和与主持人的配合能力,记分员在张贴版上记录其它一个组的得分,共6名记分员。

6个小组各准备学过的古典诗歌中的一些名句、名联10句,诗歌5篇、诗歌谜语5个,形成“任务教学题库”;2位主持人将题库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任务”:12道补充诗句题,12道猜古诗谜语题,20首诗歌。在小组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有效指导,随时关注“任务”的难易程度、可操作性等问题。

3.2 下达任务

任务主题:“古代诗歌测试”;任务时间:90分钟;任务形式:小组竞赛;任务目标:通过竞赛,锻炼学生迅速回忆学过的名篇名句、准确背诵学过的诗文、赏析诗文的关键句、分析诗文重点句段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的能力。

3.3 完成任务

这个阶段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体部分,主要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展开,共三个环节,分别为必答题竞赛、抢答题竞赛、必答题竞赛。

第一个环节:必答题竞赛——猜古诗词谜语。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签,按顺序答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不扣分;如该小组无人能答,则由主持人给出答案,并说明诗句的出处、作者和含义。共12道题,总分60分;时间为25分钟。

第二个环节:抢答题竞赛——补充诗句。主持人甲说出诗句的前半句或后半句,6个小组进行抢答。答对的小组,每次记5分;如无人能答,则由主持人给出答案,并说明诗句的出处、作者和含义,给出题者记5分。共12道题,总分60分;时间为15分钟。

第三个环节:必答题竞赛——背诵古代诗歌。每组在5分钟内按座位顺序每人背诵一首古诗,不得与已背诵过的诗重复,每背对一首加10分;背诵过程错误,错一句(包括读音错误、诗句顺序错误)减1分,减分总数不超过5分;背诵不出,罚唱一首歌,仍可加5分。总分以5分钟内背出的古诗总和计算;时间30分钟。

3.4 展示“作品”

两名主持人进行总计分数,宣布最高得分组和前三名获得组;学生填写任务评价表(表1),小组长对本小组的情况进行总结;教师为获奖前三名颁发奖品。时间为20分钟。

4 对于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的建议

在“任务评价表”中,学生对本次课堂给予较高评价,课堂平均评分为96分。下面将结合教学过程,提几点教学建议。(1)行动导向教学的人数不宜过多。作为技工院校基础课程,语文课很少有实训室,一般是在普通课室进行,受场地、设备的限制。而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如果人数太多,难以达到行动导向教学需要的环境,从而影响教学质量。(2)展示“作品”环节不可忽视。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需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作品”点评,让学生从总结中发现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学习。

总之,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校语文诗歌甚至其他学科内容的教学中,将带来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革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教师去学习,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赵斌.如何使中职诗歌课堂变得鲜活[J].才智,2011(22).

[2] 王燕玲.缺失的中职语文新诗教学[J].科教文汇,2012(8).

[3] 崔发周.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基本要素与结构模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1).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诗歌本身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精品,还因为诗歌对学生有陶冶情操、培养语感等重要作用,更是国为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们对诗歌的教学往往是分析多于品读,理性压制感性,结果偏离了诗歌选进教材的初衷,也远离了诗歌本来的美学价值,导致学生对诗歌失去兴趣,以致于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步入了尴尬境地。笔者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诗歌教学进行过长期探索,经反复实践,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在此处分享,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 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写作背景,诗歌也如此。很多诗歌写作背景往往是诗人经历的一些情感变化,或悲壮宏伟,或凄婉缠绵。这种情感变化经历又往往联系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将这些背景挖掘出来,作为课程教学导入内容,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曹操的《观沧海》,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可简要谈谈曹操其人其事。由于民间对曹操常有议论,学生大多也知晓曹操,有的甚至是熟悉。当老师提及曹操之事时,必然很有兴趣。不过,关于曹操的事很多,不可能一一详说,主要的精力还应放在与创作《观沧海》有关的故事上。像这样以创作背景故事入手,学生对要学的诗词必然兴趣倍增。

二、 从“诗眼”入手鉴赏,把握诗歌情感

这里所说的“诗眼”,即诗词中最能显现诗词全部情感价值和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是诗词之关键,也是鉴赏诗词的入口。抓住“诗眼”展开赏析,能很快把握诗之内涵与情感。比如杜甫的《春望》,全诗紧紧围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来写,这两句集中突显全诗的情感主旨,写出了“恨”的原因在于“别”,而别的原因在于“时”。人的感伤移情到物,所以就有了“花溅泪”和“鸟惊心”。总体上看,这两句中最为关键的字就是“时”与“别”,此两字就可算是全诗的诗眼。抓住这两字引申理解,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全诗的情感,进而理解全诗意义。

三、 以朗读促理解,读中领略诗境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优秀经典的作品,都需要读才能真正体会其要旨,诗词尤其如此。诗词的内涵只有在读中才能准确把握。如何读呢?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但为避免读得乏味,最好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独立读、轮流读、角色读等各种方式都应据实际而结合起来使用。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媒体设备配乐朗读。配乐朗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音乐的伴随而激发学生对情绪,形成对理解诗歌有利的情绪氛围。比如,在学习《关雎》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配《梁祝》这首乐曲,乐曲中展现的悠悠爱情意境,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入情入境,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诗歌意义。

四、 多首诗歌对比赏析,拓展联想空间

在鉴赏教学中,仅仅局限于一首诗歌,没有对比,理解上容易狭隘。有相类的诗歌进行对比赏析,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印象,拓展其联想的空间,积累更丰富的知识,深化其对诗歌的理解。只有在对比中,学生才能拓展思维,才能从更深的程度上品味出诗歌的意蕴,锻炼诗歌的品鉴能力。比如,学习《乡愁》这首诗,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了其中的乡愁含义后,可以列举一些写愁的诗句来进行对比,让他们理解不同的作品中不同的愁,以及各位诗人写愁的不同技法。比如李清照“只恐双溪般舟,载小动许多愁”这一诗句,表现的是诗人的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现的也是愁。两个人的诗句都讲愁,他们的讲法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对比,学生不难体会到,李清照所写的“愁”有重量,给人以沉重感;李白的愁则有长度,让人感觉到绵绵不绝。两个诗人都讲愁,但认知方式不同,着力表现的角度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诗句。这种认识,没有对比,学生就不可能切实体会到的。再将这样的诗句与所学的《乡愁》进行对比,学生必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自古以来,写愁的诗句很多,在此不妨再举一些:如唐代常飞月《咏谈容娘》:“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愁。”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辛弃疾《菩萨蛮》:“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上这些诗句大多通过隐喻认知的方式,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使愁或有体积、或有数量、或有颜色、或有外形。通过这些诗句的对比分析,学生一方面扩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使联想的范围得以扩大,对诗歌会有更深入理解。更重要的是,这种对比分析可使学生有效地将关涉同一概念的诗句在记忆中聚合在一起,并融会理解,使诗歌品鉴能力进一步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应尽量以背景故事导入教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中从“诗眼”入手,全面把握诗歌情感,以朗读促进理解,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领略诗之意境之美。为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还可将表达相同情感主题的诗句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对比品味,在对比中获得对诗词的理解升华。

参考文献:

[1]周世鸿.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0.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9

【关键词】古典诗歌 鉴赏教学 细心朗读 赏析词句 写出赏文

我国古典诗歌具有与其它文学样式不同的特点,要鉴赏古典诗歌,必须把握好诗歌自身的规律,走一条健康的鉴赏诗歌之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诗歌是语言艺术,应致力于对作品语言魅力的感悟,对自己喜爱的诗词曲作品,应熟读成诵,增强文化底蕴。

通过对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多次观摩、研讨,我们发现,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课堂教学充满遗憾,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没有细心教学生朗读;第二、教师没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针对此类课堂缺陷,我的建议如下:

一、教师要细心教学生朗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可见,诵读是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很好的方法,教师要细心教学生朗读。

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我们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注意听录音,小声跟读,再模仿诵读,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重音落在“连”、“抵”上,为什么?因为“连”字突显战乱不仅空间广,而且时间长;“抵”字更显家书难得,衬托诗人内心苦闷、忧虑、担心等复杂沉郁的感情,这两句要朗读出那种悲情。

其次,注意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更重。通过模仿,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节奏最快,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重现眼前。

课堂处理时,我们可先教学生朗读的技巧,然后抛砖引玉,提出问题“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激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再引导学生对比揣摩各种读法,争相发表意见,在争论与研讨中,在模仿与实践中,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教师要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

在众多的文学样式中,古典诗歌是最为吝惜文字的。诗人在诗歌语言的创作上往往反复斟酌,惜墨如金,教师要带学生走进古典诗歌中的美词、美句,领略古典诗歌的语言美。

如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时可带学生赏析词句,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少无适俗韵”是写少年时我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点明少年天性纯真的本色。着一“少”字,又与后面成年后“误落尘网”形成对照,也暗含对少年时天真质朴的追忆和留恋;“性本爱丘山”,这句诗中的“性本”二字,揭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喜爱丘山的自然本性,正因如此,才有后文的“归园田”;“误落尘网中”的“误”字,则把不幸落入尘网、走进官场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来,饱含诗人不自觉、不得已之情。

再如李白《将进酒》,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呈现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彩大大增强。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在教学时让学生反复地揣摩词句,在分析和评议中让学生深切体会诗歌语言精巧别致、内蕴丰富、凝练传神的特点,这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充分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也有助于学生透过语言真正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学会语言技巧,对学生作文中的遣词造句是大有裨益的。

关于教师的诗句篇10

本课将美术和语文两学科相整合,通过对古诗的诵读和理解,感受古诗的意境,用已学的水墨画技法表现画面,让学生感受两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本课以春天为主题,鼓励学生说说、写写、画画有关春天的古诗,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由于五年级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掌握,而对中国的水墨画技法也有所了解,所以,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巧妙地运用水墨技法进行诗配画创作。

三、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欣赏,感受水墨表现情趣,学习诗配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和对水墨能力的运用。

技能:运用传统的笔墨技巧,以春天的古诗为主题,合理构思构图,恰当表现古诗意境。

情感:感受诗、画两种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诗配画的创作方法,熟练运用笔墨技巧及传统水墨技法表现诗配画,将二者巧妙结合。

难点:巧用笔墨、表达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PPT、水墨画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知识回顾

课前连续播放山水画图片,学生欣赏作品,初步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尝试了解学生:你画过水墨山水吗?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

生:中锋、侧锋的运用,山石的勾勒、皴擦等等。

生小练笔,师简单评价。

2.导入古诗

出示一张水墨画,问:你觉得这幅水墨画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生:桃树、竹子、鸭子戏水。

师:让我想起了苏轼的一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学过吗?

生读一读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师:画面表现了诗中哪两句内容?(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完成诗配画,揭示课题:像这样根据古诗内容表现画面,把古诗的意境表达出来,称为诗配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水墨山水的魅力,温顾前面学习的相关水墨画知识,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运用水墨画知识,结合语文学科中的古诗,给诗配画。

(二)技法交流

1.交流古诗

师:春天,万物复苏,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除了这首《惠崇春江晚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呢?

生:《春晓》《清明》《咏柳》《鸟鸣涧》。

拿出纸,写出有关春天的古诗或诗句。

师:唐代诗人王维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春天,送走了他的一位故友,写下了这首《渭城曲》。

PPT出示王维古诗《渭城曲》。

生读一读。

师:如果给诗配画,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句来表现画面?

生:柳树、细雨、饮酒的故人。

师: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情境?

2.访问艺术家

出示现代画家傅抱石《渭城曲》。

师:青苍的柳色,带着浓浓的雨意,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有的惜别之情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诗的意境。(板书:意境)

师小结:所以给诗配画,首先就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再进行景物的描绘。(板书:抓住词句、描绘景物)

师:仔细观察,画面中用到了哪些水墨技法?

生交流、师小结技法:中锋勾勒枝条、人物,绿色晕染出柳色、淡墨晕染远山、云雾,突出整首诗的意境。(板书:突出)

【设计意图】以春天为主题,让学生先说说、写写有关春天的古诗。通过欣赏大画家的作品,感受诗的景物描写与画面表现之间的关系,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及诗配画的创作方法,体会诗配画的意境美。

3.欣赏学生作品

出示学生作品两幅《绝句》《游园不值》。

师:与大师相比,学生的诗配画又有着怎样的异曲同工之处呢?

学生欣赏,比较作品的意境、技法的运用。

4.教师示范

以古诗《忆江南》为例,示范。

出示古诗,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来表现景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可以用哪些水墨技法表现画面?(浓墨中锋表现房子、河岸、皴擦泥土,逆锋表现江边的树,大红和曙红点染桃花,淡墨晕染远山、花青晕染江水)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难点之在,通过欣赏学生作品,了解更多的诗配画表达的诗的意境,教师的示范中将更多的水墨技法呈现,让学生不仅了解诗配画对诗的传递的过程,更能深刻掌握水墨画的构图与章法。

(三)自主表现

给刚刚的古诗配画。想一想可以抓住哪些关键的景物表现画面,用熟悉的水墨画技法突出古诗的意境。

(四)评展作品

组织学生根据古诗内容评价作品。对画面的构图、意境的表达、技法的运用、墨色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大胆用笔,自主创新。

(五)课后延伸

出示完成的画作:在《忆江南》诗配画空白处写下古诗句,让学生注意字句的排列,从右往左书写,最后落款,刻上印章。

鼓励学生课后也能在画面空白处添加诗句,将绘画与书法巧妙结合,完善作品,体现诗配画的内涵。

【设计意图】将古诗与画面相统一,二者结合,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同之处,更加完善作品,真正体现诗配画特有的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七、板书设计

诗配画 水墨画

抓住词句 中锋、侧锋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师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3、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4、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5、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6、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7、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韩愈《送灵师》

8、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韩愈《听颖师弹琴》

9、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1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11、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12、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杜牧《雪中书怀》

13、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1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5、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16、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杜牧《雪中书怀》

1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佚名《对联》

18、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杜甫《野老》

19、闻道谿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张籍《送僧往金州》

20、蹇蹇三事,师师百僚。——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2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4、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25、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张籍《送稽亭山寺僧》

1、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2、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5、闻道谿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

6、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7、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10、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11、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

1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4、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5、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6、为学莫重于尊师。

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8、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务学不如务求师。

10、蹇蹇三事,师师百僚。

1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1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13、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14、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15、辛勤的园丁,母爱的化身。

16、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17、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18、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19、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20、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21、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22、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23、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24、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25、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26、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2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8、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29、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30、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

1、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2、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3、四海五洲桃李艳,身居陋室乐忘忧。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7、蹇蹇三事,师师百僚。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11、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2、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1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5、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16、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17、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8、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19、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20、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21、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22、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23、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

24、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25、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26、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27、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28、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29、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3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31、辛勤的园丁,母爱的化身。

32、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33、天长地久有时尽,师恩绵绵无绝期。

34、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35、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36、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

37、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

38、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39、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40、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4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4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3、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44、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

45、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46、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47、军装乘晓发,师律候春归。

【老师的诗句】相关文章:

形容老师的经典诗句12-09

感谢老师的经典诗句12-09

感谢老师的诗句精选12-06

描写老师的诗句11-19

赞美老师的经典诗句11-27

有关老师的诗句11-11

赞美老师诗句11-11

祝福老师的诗句09-10

祝福老师 诗句11-13

赞美老师的诗句10-28  1. 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

2.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 白居易《远师》

3. 《师蚕》 教子教女,辛勤半辈。

4.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5.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6.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7.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8. 源远流长图

9.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10. 《寻雍尊师隐居》

11.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2. 《酬问师》

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4. 平凡世界,回首时,苦辣酸甜忧乐喜;潇洒人生,会心处,之乎者也亦焉哉。

15. 桃李天下誉满荣,今日佳节已白翁。回忆当年三尺台,朗朗读书也童声。

16.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17. 闻道谿阴山水好,师行一一遍经过。——张籍《送僧往金州》

18. 《新竹》

19. 《天净沙六首·管仲图》

20.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21. 当年寒窗十数秋,如今而立非学童。教诲如风仍在耳,却是往昔梦萦中。

22. 《七绝师恩难忘》

23.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24. 辛勤的园丁,母爱的化身。

25. 《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26. 《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27.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28.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 唐 杜牧《雪中书怀》

29.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30.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杜牧《雪中书怀》

31.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佚名《对联》

3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3.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

34. 讲台上,粉笔染白发;书桌边,责任压两肩;浇花朵育桃李,桃李遍天下;绞脑汁洒心血,学生青胜于蓝;像蜡烛像春蚕,奉献赤诚一片。

35.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36.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春夜喜雨》

37.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 明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38.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39.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40.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1. 国之根本希望在,尊师重教应常态。教师节前祝大家:健康幸福加愉快!

42. 爱问几何,点线角面关系到底如何;喜看数字,加减乘除换算究竟怎样。

43.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44. 念念不忘恩师情,回忆往昔泪水盈。莫嫌弟子不知恩,羞见恩师成就平。

45.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46.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7.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48.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49. 师心好善善心渊,承恩阔步青云端。料君难恋神仙境,从事能忘我独贤。

5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51.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52. 《无题》

53.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4.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55. 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张籍《送稽亭山寺僧》

56.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7.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8.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59. 识知惠普恩师授,上古长今圣贤筹。文韬武略传承揽,满庭芳菲浩瀚都。

60.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61.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

62.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63.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64.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65. 躬身教坛二八年,岁月催人白发添。撑船渡过千千人,从小立愿志更坚。

66.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67. 教师的绝大多数在教育别人的时候,竟忘记自己有必要向被教育者学习。——〔苏〕高尔基《高尔基论报刊》

68.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

69. 野菊飘香遍地金,丝柔绿毯少霜侵。悠悠早读随歌起,默默感恩入子心。

70. 《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71. 三尺讲台一本书,为人师表名誉佳。百年育人最伟大,桃李满园遍天下。

72. 《七绝·师恩难忘》

73.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74.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 唐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7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76.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77.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78. 回澜阁

79.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80. 四季讲堂三尺余,龙晴巧点作扶梯。万般辛苦不觉累,但愿育出干里驹。

81. 一根粉笔绘四季,三尺讲台风采奕。青春做烛泪燃尽。七彩薰,迷茫双眼舞飞眉。

82. 管仲图

83.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84.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85. 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8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87. 《一似梦瑶台》 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

88. 《七绝·师恩难忘》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89.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90. 教师本职为后代,甘守清贫抒情怀。重德修身是本份,职业操守由始来。

91.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公卿第八》

92.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韩愈《听颖师弹琴》

93. 叩谢良师赋韵频,感念师恩相聚来,千言万语泪欲滴,回报社会三春晖!

94. 一言一行张显人格魅力,一举一动体现师者风采,一字一句包含谆谆教诲,一分一秒无私奉献青春。

95. 《一似梦瑶台》

96.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97.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8.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99. 《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

100.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 杜牧《雪中书怀》

101.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1.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 教坛躬耕四十秋,栉风沐雨两袖风。曾经壮志度凡尘,如今冷落无人闻。

4.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5. 逸仙图

6. 《板书有感》

7. 《天净沙六首·老师匡焕学》

8.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杜甫《野老》

9. 《新竹》 作者;郑燮 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10. 《天净沙六首·逸仙图》

11.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2. 耕耘教育田野牛,大汗淋漓四十秋。白发粉笔相辉映,杏坛一株常靑松。

13. 教书育人谱新篇,师之言表率先行,节日祝你幸福运,快筑学子成才梦,乐看天下桃李红。

14. 《师蚕》

15. 《己亥杂诗》

16. 《远师》 作者:白居易 诗句: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17. 老师匡焕学

18. 饮其流者怀其源, 学其成时念吾师

19. 解惑答疑育后生,不辞劳苦作园丁。伟人祭日心悲愤,苟且强欢苦闷增。

20.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21.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杜牧《雪中书怀》

22.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23. 三尺讲台不寻带,帝王将相满课堂。灵魂无形实可塑,几度春秋皆栋樑。

24. 《天净沙六首·源远流长图》

25.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26. 《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27. 王本成

28.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2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0. 曹操曹丕曹植,为建安文学增色;苏洵苏轼苏辙,给唐宋诗词添彩。

31. 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

32. 山村教坛廿二载,乡音未改容颜改。曾经壮志能干云,而今散落入沧海。

33. 口说进行时,不定式并非定语从句;牢记构词法,完成时不是被动语态。

34.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5. 谆谆教诲似春雨,催开桃李遍天地。满身雪霜无言语。报春晖,授业解惑淡名利。

36.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37. 《远师》

38. 几十年来多努力,呕心劳累育人难。师恩恰似三江水,爱洒天涯在讲坛。

39. 《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40. 三尺讲台半生田,桃李芬芳俭清廉,忙忙碌碌不言苦,一日三餐美味全。

41.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2.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感谢您,老师!

43.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44.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45.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46.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47. 桃礼不言,下自成蹊。

48.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49. 《春夜喜雨》

50. 《天净沙六首·回澜阁》

51.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52.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53.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韩愈《送灵师》

54. 鸟儿遇到风雨,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上有风雨袭来,总是躲在您的怀里--我的师长,您是我遮雨的伞,挡风的墙,我怎能不感谢您!

55. 《蜂》

56. 《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57.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58.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59.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60. 汗洒园林苦问津,倾情桃李育苗人。甘同粉笔平生友,不惧霜花两鬓银。

61. 《已亥杂诗》

62.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关于教师的诗句十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对画面的构图、意境的表达、技法的运用、墨色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关于教师的诗句十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关于教师的诗句十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人文环境